记忆记叙文
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,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、最常见的记叙文,记叙文是以记人、叙事、写景、状物为主,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。那么应当如何写这类型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忆记叙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记忆记叙文1一架钢琴,一段剪不断的回忆……——题记
依稀记得在小时候,钢琴刚搬到家里时,小女孩还是很欣喜的。乌黑的琴盖打开以后,里面是错落有致的黑白琴键,优雅的立在那儿。儿时的她,踮着脚,摸了摸琴键,笑了。我想,她已经爱上了这个“音乐之王”——钢琴。在场的人也都舒心的笑了,那时,女孩5岁。
但是,从未接触过钢琴的女孩儿,要从最基础的学起,识键,识谱,跳奏,音阶,无不“折磨”着她。从此,她每天要在琴凳上坐上2.5个小时,妈妈在旁边监督着,更促使她对钢琴慢慢产生了怨恨,为当时的决定而后悔。虽然这时的她,已经凭借着一首精湛的《土耳其进行曲》而征服了一个市级大奖赛的评委,拿到了幼儿组的冠军。
她考8级的时候,是跌的最惨的一次。因为不自觉,在家里没有认真的练琴,使没有弹好的她多处出错。考官直摇头,女孩一紧张,又把原本可以挣回一点面子的《旱天雷》给弹砸了,慌慌忙忙的收了场,逃出教室。考级证书发下来了,她意料之中的得了个七级。那一年,12岁的她立下一个心愿,一定要在小学毕业时考出10级,考出后就放弃钢琴,改学梦寐以求的吉他。
记忆记叙文2也许,由于这个秋天太美,冬姗姗来迟。今天终于又下了一场雪。这场雪勾起了我的记忆……
记得上次的那一场雪,我们还在学校上课,外面就飘起了雪花。—中午,我们终于挣开了学习的枷锁,肆虐的玩儿起了打雪仗!我们分成两个小组,男生一组,女生一组。他们男生人多势众,总是仗势欺人。竟有两个男生一起打我,我来不及躲闪,被打一脸的雪,好冰好冰!我气急败坏,狠狠的把雪球扣在他的脸上,报了“血海深仇”!看,不好,有人哭了!原来是打到眼睛了。我连忙跑去,可是,那两个男生还在打我!我压住火气,心想:一会儿在收拾你们!我安慰了她好一会儿,思想工作做得相当全面了,他才破颜而笑。我们玩儿了好一会儿,才上了课。后来,我们都疲倦不堪,但是,还是觉得很快乐。
回想起来,还是能感觉到当时打雪仗给我留下的快乐气息,现在已经放假了,而且,我也许因转学再也回不了母校了,再也看不到亲爱的同学们了!我禁不住心头有些紧,鼻子有些酸,泪水直在眼圈里打转转……
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我的“同学录”看着每一个同学亲切的笔迹,轻轻地用手摸着他们写的字,感受着那凸凹不平的纸,我仿佛能感觉到他们的气息,每一张薄薄的纸都有我深深的回忆,我都能想起他们那张张笑脸,他们在向我招手,恳切地说:“别转学了,我们舍不得你。”我一直在转学与不转学之间徘徊、抉择。而同学们紧紧的拉住了我的手,把我拉到他们的那边去!我再也控制不住我的泪水,从眼眶里涌出来!以前,我斩钉截铁地说过我一定要转学,现在,突然有些站不住脚。我感觉到无数双大眼睛在凝视着我,我很惭愧,不应该抛下他们,更不应该欺骗自己。此时此刻,我只能想起同学们的优点,忽略他们的缺点与不足,在那些美好的回忆中想象着每张亲切的笑脸。
这场雪勾起了我很的多记忆,使我回味无穷。不管我转不转学,我都会记住它!
记忆记叙文3入春的寒风越过枝头,摇曳了丛丛绿叶,灰蒙蒙的天空笼罩了一层阴暗的薄纱。
我在寻找着旧时的教科书,一本本快速地略过。翻开一本初一时的摘记本,仅在刹那间恍过一道红色字迹。顿了顿,缓缓翻回。泛黄的书页上映着我稚嫩的字,一个个小红钩贴在上面,右下角落款着三个字——那是爷爷的名字。笔法顺滑连贯,透露着一股硬朗大气,只在最后一笔看出了颤抖。
那是夹在书页里的回忆……
土黄色的垣墙,平坦的院子里长着嫩绿的草,参差错落的石阶,木头大门打开,一个高大的身影向我走来。不记得脸,只记得那是一双温暖的大手,总有些粗糙,经常抚摸我的头。当时总爱把我抱在膝上,发出硬朗的笑声,也只记得耳后鬓角的零星白发。这是关于爷爷最早的记忆。
熟悉的放学铃声一响起,大家都个个飞快地奔出教室,嬉闹不断。出了校门的大阪坡上,秋风送着梧桐叶落,路边的小贩围集了一大群孩子。我兴奋地握着刚得到的红领巾,在前方,果然看到了爷爷熟悉的身影,高瘦的身材,背略驼,戴着一顶南瓜帽,张望着路边。我欢快地奔了过去,扑上去一把拉住爷爷的手。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,拉着我走向回家的方向。难道爷爷没看到我戴上了红领巾吗?我一路只沮丧地盯着脚尖,不再说话。
走到转角处,爷爷说:“爷爷带你去吃糖画吧。”我顿时疑惑地跟着爷爷去了摊上,望着贩主熟练地画着糖人。梧桐被风吹落,停在发梢,夕阳透过树影斑驳,绘制了地面的繁花似锦。“孙女真厉害,系上红领巾了,真棒。”突如其来的祝贺让我呆了呆,抬头,是爷爷高大的身影。
时间转瞬而过,到城市后与爷爷分开了四年。因为身体不好,爷爷只好从老家搬到城里。我当时刚进初一,正是叛逆冷淡的时期,虽说是住在一起,可是总与爷爷有着一层隔膜。这时,日复一日的总看到那一抹孤寂的身影,而自己却从未搭上过一句话。我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。
寒冬下起了雪,爷爷窗外的景色终于有了变化。爸妈上班,家里只有我和爷爷。回家作业是听写,总记得爷爷一个人坐在窗边,不能下床,独自望着窗前永远不变的景色。我只好鼓足了勇气迈进爷爷的房间,用细弱蚊足的声音说:“爷爷,帮我听写一下吧,你报我写。”犹记得爷爷嘴角那丝忍不住的笑意。由于眼睛不好,爷爷只能拿着放大镜艰难的帮我报。自己校对了以后,让爷爷在本子上签名。爷爷的双手干黄枯瘦,可以说是皮包骨头,手背满是吊过盐水后的针眼痕迹。爷爷颤抖的手努力地写下了名字,只在最后一笔落下了颤抖。这是我和爷爷在住院前的最后一次对话。
书页包住了一片回忆,夹在笔记本里,扁扁的,像是思念。我至今仍后悔在爷爷住院的最后一段时光总是用冷漠冰封自己,直到现在旧日的时光每每回现脑海才倍感珍惜。我的泪水在纸上泛开,合上书,继续酿造沉沉的怀念。
记忆记叙文4彼刻是用牙齿咬着嘴唇写文的。他们。我管不了那么多。生活其实早已变得像浸在水里的乐谱一样,即使打捞上来,也恢复不了原样。
曾几何时。爱,在这个家萦绕。我,快乐地成长。
1岁
她在家照顾我。他在外地打工。她教我说话,教我走路。他在回家时马上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。细心地喂我吃饭。听到我的叫唤,他对我投来一个大大的笑容。
3岁
在家时,他教我写字、计算、拼音,教我唱《世上只有爸爸好》,他是我第一个启蒙老师。她则微笑着看着我们,并召唤我们去吃饭。一家几口,开开心心的。在外地打工时,他也会写信给她,询问我的情况。
5岁
我跟她 ……此处隐藏6340个字……学们都从沉闷的考室里一拥而出,深深地呼了一口气。望着倾盆的大雨,我们心中不禁产生一丝酸楚:在一起学习了许多年的同学,今天说散就散,心里能好受吗?我们撑着伞,个走个的路,谁也不回头,也许会让心里好受一些……
可终究,我们还是停了下来,在原地停了许久许久。雨越下越大,可能在为我们的离别而伤心。突然,我们一起将雨伞仍向空中,在空中旋转随即落下;我们接受大雨的洗礼,就让大风大雨将我们的不快、痛苦冲洗的干干净净、刮的无影无踪。之后,我们在大雨中狂欢,在雨中漫步。借着大自然的乐曲,跳着不协调的舞步,离开了……
曲终人去,这是多么的残酷。曲终了人可不可以不散?人散了可不可以不是散落在天涯?散落在天涯了是不是可以不会忘记。我希望这一些记忆的桥段可以在我飞过忘川时被保存下来。不会随我的记忆而糜烂。它们要永恒……
记忆中的碎片,有快乐、有痛苦、有伤心、有难过的,它们会陪伴着我,一直走下去,不会忘记,不会消失……
记忆记叙文13奶奶每年都会腌一些糖蒜。
每到夏天时,天气格外炎热,奶奶大汗淋漓地在厨房做着卤面,热得实在受不了了才舍得着叫我来帮忙拿一些糖蒜。我赶忙跑去厨房去拿糖蒜,当我看到装着糖蒜的大罐子时,不禁惊呆了:里面有满满一罐子水,白花花的大蒜在里面横七竖八地躺着,我使劲地摇了摇,发现拥挤的糖蒜在里面没有任何动静,只是水稍微动了动。我伸长了脖子闻了闻,一股酸酸的且又略微带着甜的蒜味儿扑鼻而来,我赶紧捂住了鼻子。
午饭时,我无聊地挑着碗里的面条,看见爷爷和爸爸正熟练地剥着糖蒜,津津有味地吃着、聊着,令我流口水,我肚子里的好奇虫在不停地蠕动着。我晃了晃爸爸的胳膊,让他教我如何剥糖蒜。
老爸随手拿起一个糖蒜说:“很简单的,首先要剥掉外层的皮,然后将蒜瓣小心一点拿出来就行啦。”我开始尝试,但由于粗心将蒜瓣抠掉,非常不完整。但肚子里的馋虫仍然在驱使着我,我成功将蒜瓣拿了出来,然后先尝了一小口,酸酸甜甜的,稍微带点儿蒜味,但不像生蒜那样的辛辣蒜味,令人恶心。
我刚准备一口气将糖蒜吃下去,爸爸阻止了我:“糖蒜配着卤面吃更有味儿,你应该吃几口卤面,然后再吃一口糖蒜,这样的话会让卤面在口中回味无穷。”我开始大口吃起卤面来,然后在不经意间吃了一口糖蒜,果然印证了爸爸的话,酸酸甜甜的味道配上干干的卤面的味道,虽不及电视里宣传的那些美食,但这是乡土味道,这是亲情的味道。
夏天又到了,随着风扇的摆动,带来阵阵凉意,吃着卤面配着奶奶亲手腌制的酸酸甜甜的糖蒜,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舌尖上的美味。
记忆记叙文14无意中,摸到了一幅照片。照片上的我大概六岁,一手沾了一下蛋糕,一手把奶油抹到弟弟脸上,害得他们成了小猫……
回忆起来,这天是我的六岁生日。那天,天气格外炎热,等吃蛋糕,我和弟弟都等出了汗。
“彭哒!”一声,门开了。我和弟弟争先恐后地、像风一般跑出去,高兴地迎接妈妈。正当大家前前后后找着蛋糕时,妈妈开口了:“这个生日,大家要过得更愉快点,为了达到这个效果,我们就……”强烈地好奇心漫过了对蛋糕的欲望,我们看着妈妈的脸,只见妈妈神秘兮兮地,“今天——我们自己来做蛋糕喽!”弟弟欢呼着,起初我有些不高兴,认为妈妈故意不让我吃蛋糕,但看到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,就立刻产生了兴趣。
由妈妈领头。只见她挽起袖子,将鸡蛋打入搅拌桶内,加入白糖,用搅拌器搅拌均匀。而爸爸呢,则是把烤箱预热到180度。奶奶在一旁将低筋粉和可可粉用筛子筛过,轻轻地倒入搅拌桶中,并加入溶化且冷却的白脱油和脱脂牛奶,搅和均匀成蛋糕司。爷爷接过蛋糕司后,将它装入垫纸,放在烤盘里的蛋糕圈内,并用手顺势抹平,进烤箱烘烤。蛋糕大约烤了30分钟,已经熟透了,被放在了蛋糕板上。等妈妈把白奶油涂在了蛋糕全身,它便像一个大大的雪球被哪个调皮的小家伙给削成了冰盘(那个在冰上打高尔夫的东西)。现在我要大显身手了!我拿起奶油袋就瞎往蛋糕上挤——一只小兔子、一棵小草,一朵鲜花、一个我,哦,不对,一个幸福的家……咳咳,当当当当!现在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,这是最后一步了!爷爷双手颤抖地往满是涂鸦的蛋糕上用奶油写下“常楚玥生日快乐”三个大字。“啊!”弟弟兴奋得叫了起来!
我要开吃了!弟弟摆出一副“吃死不偿命”的架势,一勺又一勺地往嘴里送。我也不甘示弱,抢起几勺,好像都没有在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感受额……不知是谁带头,往无辜的我脸上涂了一些“雪化膏”,气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,看见一个人就往他脸上送奶油。哈哈哈哈,现在全家人脸上都被我写了个“王”……
现在想起来,那么温馨的场面,如果是在这时学习压力如此重的情况下,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吧……我这才惊讶地发现,原来我的脸上布满了某种液体……
记忆记叙文15小城的天总喜欢哭,雨淅淅沥沥,没完没了。清晨,尽管弄堂车水马龙,却掩饰不了黏稠的倦意。街道两旁,梧桐树林立。高高低低的树阴,带着一丝凉意,不远处,轮渡的汽笛声尖细而悠长,随徐徐的江风钻入梧桐街的角角落落。恰似不辞辛劳的更夫,将拥挤在街道两旁的住家和店铺一一唤醒。如意茶楼里茶香袅袅娜娜,麻将声哗哗啦啦此起彼伏,如同夏日里倏然而至的雷阵雨。我熟门熟路的穿过弄堂,随处都看见拿着蒲扇下着棋的大爷阿婆;吆喝着卖糖葫芦的小贩;手牵着手路过的情侣。不过我可没时间欣赏,我得快点,快迟到了!
十岁那年,父母为了工作挣钱把我寄托在这座小城的外婆家。每年回来度假,一个星期左右。外婆这个可爱的小老太太总是在几天前就准备好菜,在家一边细细的准备,一边慢慢的等待爸妈回来。
外婆也喜欢喝茶,还喜欢打麻将。常常约牌友在如意茶楼里打得天昏地暗。路过的孩童也常常听到:‘好,今天运气好啊!’三条‘我要碰,哈哈,清一色’听得老林一头黑线。外婆做的蛋羹很好吃,放几片空心菜,一半嫩黄,一半翠绿。端午节,外婆叫来左邻右舍一起包粽子,没馅的,有馅的,蜜枣、百合、春笋、桂糖、冬菇、豆沙······最后,笑眯眯的让四邻瓜分一空。
外婆有一只大黄猫,总是懒趴趴的趴在窗台上望穿秋水,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大母猫让它如此牵肠挂肚。我也时常在想,如果我知道是哪家的大母猫,或许我会当个媒婆,给它俩牵红线。
‘’卖香烟喽,红双喜、真龙、黄山、红杉树。‘’这是阿晴的吆喝声,滴答答的如下雨天后的露水,清清脆脆的。
阿晴大我两岁,是我的师姐,也是我的邻居。阿晴总在清早叫我上学:‘’阿妹,太阳晒屁股喽,上学了,要迟到了!‘’‘’阿姐,等等我,马上就好了。‘’‘’阿雪,你个懒虫,每次都让你阿姐等你,给,路上再吃。‘’外婆给我两个甜粽,让我给阿晴一个。其实我一点也不怕迟到,因为阿晴最怕迟到,所以会提前十分钟叫醒我。
六年级时,最后一次上学,阿晴没叫我,或许是害怕见到我流泪,或许是要早点到复习……下午,我没见到阿晴,父母却来了,听邻居说,好像是要接我到县城读初中……走前,外婆和阿晴来送我,苍茫烟雨中,我依稀还能看见外婆佝偻的背影、惦记的神情。阿晴模糊的喊着,依稀是让我记得有空回来看我们,还挥动着我送她的白手绢,晃出我一脸的泪花……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